中国革命老区大有希望 |
时间:2012-12-29 09:10来源:网络 |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革命老区乡村遍布全国大陆除新疆、青海、西藏以外的28个省(区、市)的1389个县,占全国总县数(市、旗、区)65.5%;18955个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 41.7%。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305个,占全国592个国家贫困县的51.5%,列入省区市重点扶持的156个,二者合计461个县。
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取得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极大贡献。革命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老区人民一如既往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继续做出了重大贡献。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老区人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革命老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老区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有些已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由于老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老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不少地方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仍有部分群众存在着吃粮、饮水、行路、看病、用电、上学、住房等许多困难;有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继续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
目前,全国还有300多个国家级和156个省级贫困县。陕西省2/3的贫困人口在老区(全省55个老区县中国家贫困县37个,省定的贫困县14个)。2002年统计,老区仍有贫困人口508.4万人,其中人均纯收入865元以下的274.1万人;625元以下的234.3万人。山西省还有占总人口16.7%的农民人均年收入在千元以下;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尚有182万人。阳城县1996年率先进入全省小康县之列,2002年仍有9.5%的农户、8.3%的农民人均收在千元左右;近30%的行政村不通程控电话,3.4%的行政村没有卫生所,6个边远乡镇近11万人口,只有292个乡村医生。四川省56个老区县中琅塘、康定等11个老区县人均收不足全省1093元的一半。朱德总司令的家乡仪陇县马鞍镇2002年农民人均收入165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的17%:其中温饱线以下的占40%。黑龙江全省52个老区县(市),占全省68个县(市)的75.4%:老区年人均收入比全省人平均收入 2280元低全13%:全省14个国家重点扶贫县,老区有9个,占75%:全省贫困人口373万(2000年底),其中老区为261.1万人,占70%。广西的东兰、巴马、凤山三县是左右江老区的重要部分,未解决温饱人口12.77万(2001年),占贫困人口的20%。湖南全省68个老区县(市、区)中仍有19个整体上处于贫困状态,占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50%。全省老区未解决温饮的贫困人口80余万,占全省未解决温饱人口的62%:尚未稳定解决温饱的人口为190多万,占全省的63%。
要使革命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进而全面步入小康,任重而道远。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施,党和国家提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这对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的革命老区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发展的好机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老区搭上全国建设小康社会这班车,只要充分发挥老区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以跨越式发展赢得时间,赶上全国的发展步伐,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大有希望的。
一、各级党政领导对革命老区政治上的高度重视,以及伴随着“让世界了解老区,让老区走向世界”宣传活动的广泛开展,“老区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关心支持革命老区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特定历史的产物,是一个政治概念,蕴涵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支持着党和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老区精神。让子孙后代了解老区,永远不忘老区;让全社会认识老区,关注老区,支持老区,是老区人民及老区广大工作者的期盼和愿望。不可否认,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一些对老区知之甚少,甚至身在老区却不了解老区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人对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缺乏了解。可喜的是近几年来,这种情况已大为改变,全党全社会对革命老区倾心倾力让人感奋。胡锦涛总书记一上任就带领中央书记处一班人到西柏坡考察。今年8月又踏上了江西这块红土地,进农户,察农情,共商发展大计。江泽民同志多次到老区考察,并谆谆告诫全党全国人民“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老区人民”,“新中国成立50年了,如果不能尽快让那里的群众吃饱穿暖,我们就无法向为建立新中国英勇牺牲的千百万烈士交代,无法向人民、向历史交代”。各省、地、市、县党政领导对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视和关心,习近平、宋德福、梁保华等省领导还纷纷深入革命老区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困难,谋求加快发展大计。哈尔滨市委强调树立老区观念,增强老区意识:一是念念不忘老区人民对革命所做出的贡献;二是必须继承和发扬老区精神;三要加快革命老区建设和发展步伐。
为提高全社会对老区的认识,让全社会了解和关心支持老区的发展,各地老促会多年来利用各种形式和媒介,开展“让世界了解老区,让老区走向世界”的宣传活动。自1997年至2003年,中国老促会已先后四次召开了由各省老促会领导参加的宣传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协助党和政府开创老区宣传工作新局面问题。中宣部副部长高俊良、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柳斌杰等领导同志先后参加会议并作指示。新华通讯社《国内动态清样》于党的“十六大”期间,也反映了中国老促会和各省老促会工作及老区建设情况。
中国老促会还组织28个省(市、区)的200多位专家,历时6年,编写出版《中国革命老区》专著,创办了由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的《中国老区建设》画报。为提高刊物质量和办刊水平,组成了由各省老促会领导参加的编委会,调动了大家“共有共办”积极性。同首都新闻界组成“中国老促会首都新闻界联谊会”,组织媒体对老区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进行报道。各省老促会也相继创办宣传老区的刊物,编写老区专辑、制作电影、电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基本上形成了宣传老区的网络,为全社会关心支持老区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各级党和政府在政策上扶持,物力财力上倾斜,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是推进和加快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党和国家为了支持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国家专门设立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基金;确定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时,对老区县放宽了人均50—100元的界定标准。国家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也对老区优先,重点倾斜。对老区贫困县,中央和地方安排了实力强的部委和企事业单位包扶。个别老区的特殊问题,国家做个案解决,专项扶持。“老少边穷”把老区放在第一位。
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即扶贫规划),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动员全社会力量扶贫开发。2000年5月,中央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强调了加大扶贫力度。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一是“支持,二是 “加快”,高度概括了党中央对加快革命老区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国家对革命老区的重视和关怀。
老区人民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区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当数量的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老区人民往往是我国人口中最为贫困的弱势群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老区。革命老区多数是“三农”问题突出的地区,支持老区建设和发展,改善和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不仅推动国民经济的近期发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将最终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快老区建设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客观要求。
哈尔滨市政府提出:特殊对待和举措不仅适用于老区打井(注:该市决定每年从市财政拨款 3000万元,用于为300个老区村解决饮水难问题。原计划15年的任务,5年即可实现),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对革命老区的资金投放、项目安排、科技开发,结对帮扶等方面都要继续坚持“特殊”的思路,按照特殊的要求加以倾斜,给予必要的照顾。
福建省1999年专门下发文件,全省共投入“五通”资金3.4亿元,使357个老区村通了公路,284个老区村解决了饮水问题,109个村通了电,468个村通了程控电话,641个村看上了电视。
河南省确定从2002年开始,省财政扶贫贷款4000万元,主要用于改善老区生产生活条件。
广东省老促会同教育部门一起商请省政府2001年拨出3亿元专款解决农村80万失学辍学儿童上学问题。2002年安排20亿元用于减轻山区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欠帐;安排3亿元改造1000所中小学;2003年又安排 3亿元再改造1000所。
湖北省为了把老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法律化,2001年省人大确定并通过了《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从而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老区建设将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老区的开发建设,为老区人民办好事实事,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新局面,为加快老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革命老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把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作为基本的方针之一,这对于整体推进革命老区建设与发展是一个有效形式和有力措施。为了推动老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老促会牵头,先后7次召开了全国各省(区、市)老促会长座谈会,总结交流老促会工作经验,研究探讨如何协助党和政府搞好老区扶贫开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老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中国老促会还先后在北京、上海召开了“呼吁社会各界支持老区建设大会”。200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50余家企业领导人参加的企业家支持老区建设研讨会,组织革命老区和企业开展合作:2002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老区旅游扶贫论坛暨老区百县旅游资源推介会,旨在发展红色旅游,造福老区人民。香港中国星火基金会引资1千多万元,在毛主席当年领导秋收起义的发源地江西萍乡,建设武功山旅游索道,为武功山风景区的全面开发拉开了序幕。河南省烟草行业实施“金叶扶贫工作”,1997年至2001年,全省有31个县(区、市)革命老区累计种烟 229.8万余亩,收入达19.55亿元,占农民收入的50%以上;有18.78万户58.86万农民靠种烟摆脱了贫困。同时,实现烟叶税41853.6 万元,占这些地区特产农业税的33%左右。江苏省老促会围绕“先富帮后富”,在茅山老区实施局、乡、村挂钩扶持,使老区乡镇生产总值增长17倍多。中国老促会和山西老促会利用民间资金和力量共同创办的山西老区医学院被评为全国民办学校先进单位,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
黑龙江省老促会吸收党和政府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吸收具备条件的企事业为团体会员,成为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老区建设的重要形式。几年来哈尔滨市组织中直、省直和市属的71个单位对全市革命老区的贫困村进行了对口帮扶、定点包扶和定向包扶,办各种实事500多项,帮助政府解决了一些革命老区行路难、就医难、通讯难等问题。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区的亲切关怀,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老区的真情至爱。
组织动员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事业加大对革命老区的项目支持和资金投入,在革命老区建龙头企业,发展生产基地,把老区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快老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致富步伐,同时也使企业自身赢得了利润。内蒙宁城老窖集团在董事长马德海带领下,实施以企业为龙头、带动生态建设和山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先后投资1600多万元,利用荒山丘陵建成山杏基地20万亩,当地群众投工投劳折算为资金,与企业组成股份制共同体。不仅增加了当地植被,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企业以山杏为原料,形成年产 2万吨的杏仁饮料生产能力,年创利税1000多万元,16个老区乡镇的数万农民每年增加收入1200多万元。
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是加快老区发展,早日实现小康目标的决定因素,真正的希望所在。
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外因”是必要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多年实践证明,把弘扬老区精神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起来,把社会大力支持与老区人民自力更生结合起来,这是老区脱贫致富的决定因素。由于长期生活在偏僻、闭塞的环境中,一些老区群众多年受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比较落后,“等、靠、要”的思想长期影响一些人的观念和行为,这是制约老区发展的重要障碍。南京浦口区石桥镇通过积极引导,一部分人丢掉“三不愿出门”(即温饱不愁不愿出门,交通不便不愿出门,信息不灵不愿出门)的老思想,2002年全镇有4429人在全国22个省市务工,带回工资4401万元。全镇82%的劳力外出务工,收入6646万元,人均3030元,占纯收入的73.4%。
用老区精神建设老区。老区精神是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培育起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伸。不少老区人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开发建设的优惠政策,走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富裕之路。江苏省的华西村和河南漯河市的南街村,经过多年艰苦创业,成为“中国首富村”、“豫南一枝花”。山西潞城老区煤炭资源丰富,全国人大代表、民营企业家韩长安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多年,建立了山西潞宝集团总公司,开发生产和销售煤炭系列产品,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无污染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优势,营造了无公害的特色产品基地。福建老区龙岩市提出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战略,组织全市上下掀起旅游扶贫、旅游创业的热潮。2001年全市接待游客221.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23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占全市GDP的3.95%。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8800人,间接从业人员达4.5万人,产生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好效果。
革命老区出现了像江苏的江阴、张家港、昆山、常熟四个县级市财政收入同时超过40亿元大关,被人们称为江苏的“四小龙”。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也有自己的优势。如广东茂名市有部分老区为高寒山区,地处边远,交通不便,气候特殊,其他条件也相对较差。但是那里的老区人民认为高寒山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可以发展特色农业,丰富的水利资源可以发展小水电,丰富的草地资源可以发展养殖业,特殊的土壤条件可以发展特色经济。
五、革命老区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扎扎实实地进行宣传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大批具有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真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脱颖而出,为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提供了组织保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部分老区,存在基层组织不健全,村委会、党支部瘫痪的情况,有些基层干部,乱摊派,乱集资,吃喝拿要的现象突出,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难以担当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哈尔滨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选派强有力的干部,充实和加强县(市)级党政领导班子。老区县(市)把对群众感情深、事业心强、不怕艰苦、乐于奉献的干部选进乡镇和村级领导班子担当主要领导;县(市)的后备干部相当一部分派到老区乡镇任职锻炼,不改变那里的面貌,不能提拔重用;包扶单位把扶贫同扶班子相结合,注意发现、培养和推荐群众拥护的得力干部进入基层领导班子。该市的实践证明,有好的领导班子和好的带头人,对改变老区面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