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的位置: > 星火工程 > 新闻中心 > 老区新闻 >
情感在一线升华省科技厅“三万”工作队在郧西安家乡进村入户活动
时间:2012-12-29 14:58来源:无

  5月18日,高易发像往常一样在家摸着干活,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刘传铁走进了他的家门,这是刘传铁第四次走访这个贫困家庭。

  自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以来,刘传铁利用周末时间,已经是第四次走访贫困户高易发的家。今年77岁的高易发双目失明,妻子是哑巴,大女儿和大儿子不幸相继去世,小女儿远嫁外地,现在老高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当看到高易发家里的窘境后,刘传铁给他掏出1000元钱慰问金,随后又给老人送去粮油、种子、化肥等物品。

  高易发一家只是省科技厅驻村入户实施“三万”活动开展资助的“幸运儿”之一。

  3 月份以来,按照省委“三万”活动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省科技厅“三万”活动驻点村是郧西县安家乡瓦房沟、田坑、元门、八道河4个村,共915户。该厅共派出 4位干部驻村农户,厅长刘传铁利用周末时间先后带领180名厅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真诚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

  进村入户摸清“家底”

  群众说:我家来了好领导

  “入户队员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大家要注意,第一‘三万’工作要做到户户访,步调一致才能达到‘全覆盖’;第二要细心了解群众困难,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办;第三不吃群众一顿饭不喝群众一口水,不给村民添麻烦!”这是科技厅对“三万”队员制定的规矩,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3月15日晚8点50分,省科技厅厅长刘传铁敲开了瓦房沟村支部书记沈顺随的家门。这是刘传铁刚上任科技厅厅长的第一个周末。

  山村的夜晚非常寂静,而沈顺随的家却灯火通明,村支书沈顺随、村文书张永顺和省科技厅厅长刘传铁、副厅长张震龙围在一张小方桌旁“唠嗑”。

  “咱们村村民有哪些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村民最难解决的是什么?新农村道路修好没有……”

  沈顺随向领导汇报了瓦房沟村的基本情况后,刘传铁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的发展项目很好,就是缺科学技术、缺资金,我们可以帮助解决,关键是要把村民最盼望、最迫切、最难解决的事情解决好。”

  翻开工作队员的《民情日记》,他们把驻点村的幅员面积,耕地面积,人均纯收入,每户的发展规划,劳动力就业、医疗卫生、子女就学等情况记得一清二楚。

  “3月16日,第一次走访瓦房沟最偏远的任国新家。那天下雨,山路崎岖不平,一不小心崴了脚,勉强走到他家,村民见到我并不觉得陌生,赶紧招呼我坐下倒水喝,煮鸡蛋,削苹果,村里的老百姓厚道、朴实,让人感动。”这是工作队员李济文记载的日记。

  任国新家住安家乡瓦房村西岭一组,同组富裕的村民都迁出到山外,由于家庭贫困,他家独守村落。“自解放以来,我家几乎没来过远客,没想到今天来了千里之外的好领导,像八路军一样只干好事,不吃不喝就要走”。临走时任国新含着眼泪握住队员李济文的双手久久不肯松开。

  据工作队队长秦兴龙介绍,进村入户以来,他们吃住在乡村、工作在田头。做到了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户必到,让每一位群众都享受到了“三万”活动带来的实惠,真正把群众所想、所盼记在心头,共记载《民情日记》80多万字,了解问题458余件,解决420余件。向困难群众赠送300余斤玉米良种、3000余公斤粮油,并对特困户送去近16万元的慰问金。

  授人以渔带富村民

  群众说:我家学了好技术

  老百姓的感情是淳朴而实在的,只要是真心实意为他们办事,其实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省科技厅“三万”工作队正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

  “这几年,外出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在家多数是老人和孩子,村上要做个事,既缺劳力,又缺资金,更缺技术。”面对现状,村支部书记沈顺随很无奈。

  “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同样重要!” 省科技厅副厅长张震龙介绍说:“以产业项目、基地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这样的帮扶形式更有实际意义,更富有长效性。”瓦房沟村有发展马头山羊、核桃、山野葡萄产业基础,工作队通过走访和开村组会了解实际情况,联系农业技术部门引进种植、养殖项目落户该村。

  5月12日,星期六。瓦房沟村热闹非凡,人头攒动,来自瓦房沟、田坑、元门、八道河4个村1500余人排成了长龙,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春白带来了郧阳医学院、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专家教授为这里的群众送医送药,送健康保健知识,开展义诊活动,帮助村民建起了健康档案。

  5月17日,星期五。为了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省科技厅纪检组长钟喜英请来了省农科院和省畜牧技术推广站的专家,带着1500本科技图书,开办了农业技术培训班,为老百姓送来了“精神食粮”。

  走进“农家书屋”,正在阅读实用科技图书的村民郑克明把开心写在自己脸上:“真的要感谢这些干部,他们想方设法帮助我们增收致富,我这心里头啊,比吃了蜜还甜,比火炉的火还暖。”在“三万”队员的帮助下,老郑种植了核桃基地,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老郑非常高兴。

  “一定要让孩子把书读好”!4月24日,刘传铁先后来到村民张泉海和张青庭的家,当了解到两家孩子读书困难,立即为他们送去了2000元助学金。同时,还动员全厅干部为18户贫困学生捐助助学金18000元。

  瓦房沟村村民张大庭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干部下乡为要票子,现在下乡是为我们送票子、送技术,和我们谈心,问题和困难能及时反映,我种地种了20多年,今天真正学到科学种养技术。”

  肺腑之言,情真意切,没有真情的投入,哪来如此深厚的情感?!

  打造一支不走队伍

  群众说:我家结了好亲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党的宗旨,也是“三万”工作队的义务。工作队员要心怀群众,敢于‘上心’。要用心服务群众,真心帮助群众,实心贴近群众。”省科技厅厅长刘传铁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要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伍,‘三万’活动是对口帮扶瓦房沟村的前奏,未来三年我们将继续对口帮扶瓦房沟村,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刘传铁胸有成竹地介绍说。属省定贫困村的瓦房沟村215户、715人与省科技厅结了“亲戚”。

  结了“亲戚”,就要帮助“亲戚”办实事、快脱贫。如何把 “三万”活动与帮扶工作结合起来,让“亲戚”早日走向致富路?刘传铁到任的第二周就来到瓦房沟村,与农户同吃、同住、交朋友。4名常驻工作队员进村的第二天就把手机号码换成了郧西号。

  通过认真、细致、全面、深入与农民与基层干部面对面调查了解,摸清了该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现状,根据民情民意和村里发展建设的实际需要,该厅为瓦房沟罗列了13件办得到的实事。截止目前,该厅已累计向驻点村投入帮扶资金60多万元。

  村支书沈顺随深有感触地说:“来了一批好干部,我们结了一门“好亲戚”,村里的自来水、路灯、水泥路等等困难省厅都考虑到了,现在我们在群众面前说话都有了底气,真是打心眼里高兴!”村支书记沈顺随感激地说。

  下一步,科技厅将帮助瓦房沟村建设新农村村庄规划,制定“十二五”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特色产业,力争在3年内帮助发展1000亩山野葡萄基地、 1000亩核桃基地、万只马头山羊健康养殖基地产业,培训当地地道药材种植户10户以上;投资10万元建立村活动场所、卫生室及科技信息服务站;支持瓦房沟村新农村建设,开展高新技术产品集成应用示范,在新区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并继续支持其他3个点的建设;帮助建设村级党员活动室,完善活动室设施,通过组织机关干部开展捐赠活动,对16户特困家庭开展对口帮扶;对18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学生连续资助3年;帮扶和资助金额在20万元以上;配合瓦房沟村修建核心区休闲广场,帮助配置乒乓球台、篮球架等适宜农民健身的器材,并建好电子显示屏;建立2个绿色生态农家乐示范点,帮助发展乡村旅游;帮助瓦房沟村招商引资,盘活学校等存量资产,并组织省内相关媒体,对瓦房沟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管理等进行广泛宣传。

  现在瓦房沟村村民住的是徽式小洋房,屋顶是太阳能热水器,路边是太阳能路灯,走的是宽敞的水泥路,吃的是到了家的自来水,门前屋后是千亩山野葡萄基地、核桃基地……

  “干部下乡做指导,进村入户摸实情,制定规划富农民,经济繁荣前景广,百姓心里喜洋洋……”为了表达对科技厅的感恩之情,瓦房沟村村民饶兴国自编自演了这样一段花鼓戏,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群众对省科技厅踏实工作的赞赏。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所有:星火工程办公室  闽ICP备2021010331号-2